解秘阿里 AI 战略:从未发布,但已开始狂奔

2025年春节,中国科技圈因DeepSeek的突袭而震动,而这场风波对国内大厂的冲击尤为深远。作为中国科技巨头之一,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战略虽未正式发布,但其行动已悄然展开。通过近期财报会及内部调整释放的信号,阿里在AI时代的整体布局逐渐清晰。
解秘阿里 AI 战略:从未发布,但已开始狂奔

解秘阿里 AI 战略:从未发布,但已开始狂奔

AGI:阿里AI战略的首要目标

阿里巴巴在AI时代的核心目标是追求通用人工智能(AGI)。CEO吴泳铭在财报会上明确表示,阿里必须突破模型智能能力的边界,将AGI作为首要战略方向。
这一目标背后,是阿里对自身业务困境的深刻反思。近年来,拼多多和抖音电商的崛起让阿里在电商领域陷入守势,而云计算业务增速放缓也让其面临“小刀割肉”式的竞争压力。AGI被视为一次根本性的生产力升级,是阿里从“守”转“攻”的关键突破口。
阿里意识到,只有通过持续的资源投入和技术创新,才能在AI时代重新定义生产关系,打破被动局面。正如马云所言,“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”,阿里需要回到原点,用先进生产力继续推动革命。

三年AI基建期:3800亿元投入背后的逻辑

未来三年,阿里计划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,这一规模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。这笔巨额投入背后,是阿里对AI推理需求激增的敏锐洞察。
随着AI从训练阶段向推理阶段扩展,云计算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。阿里云的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,客户对推理服务的需求占比高达60%-70%。阿里判断,AI云计算的供给侧变革窗口已经打开,传统计算架构的优化和创新势在必行。
阿里计划通过三大路径实现基建目标:
  1. 推动Agent能力嵌入产业:通过AI Agent帮助企业提升效率和决策能力,钉钉将成为企业协同的新入口,进一步带动云计算需求。
  2. 加速开源生态与MaaS模式:Qwen开源模型家族已稳居全球最大开源模型榜首,其衍生模型数量突破10万。基于开源模型的定制化需求将为企业带来更多价值,同时推动“模型即服务”(MaaS)成为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  3. 规模化效应驱动商业模式升级:AI时代,云计算仍是比拼规模和网络效应的生意。阿里通过基建投入扩大规模,改善成本结构,为未来竞争奠定基础。

改变世界,先改变自己:阿里ToC业务的AI升级

除了基础设施建设,阿里还积极通过AI技术改造其ToC业务,以保持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力。
  1. 淘宝:AI驱动购物体验升级
    淘宝正通过AI技术提升用户体验和交易效率。2025年,阿里计划推出多项AI相关功能,重点优化购物决策流程,进一步增强用户粘性。
  2. 夸克:从工具到国民级AI应用
    夸克已成为阿里在AI消费领域的“突出部”。通过“AI超级框”等功能,夸克正向超级生产力工具和Agent雏形迈进。其事业部地位的提升也表明,阿里希望将夸克打造为AI时代的旗舰产品。
  3. 高德:AI赋能生活服务入口
    高德通过兼容MCP协议,将地图服务与AI算法整合,为开发者提供实时位置服务接口。未来,高德将从导航工具转型为生活服务入口,探索AI驱动的新生活方式。

结语: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建设

阿里巴巴的AI战略虽未正式发布,但其行动已清晰呈现。通过追求AGI、加大基建投入和推动ToC业务升级,阿里正从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建设”。
在AI时代,阿里不仅希望成为亚洲最大的AI基础设施提供者,更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,重新定义自身在科技产业中的角色。正如其愿景所言,“唯有一直做革命者,才不会被革命”。未来,阿里在AI领域的表现值得持续关注。
版权声明:AI工具箱导航 发表于 2025-04-15 11:15:39。
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:解秘阿里 AI 战略:从未发布,但已开始狂奔 | AI工具箱导航